随着《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明日战记》《外太空的莫扎特》《宇宙探索编辑部》等影视作品火热上映,“科幻”这一类型的文学影视创作成为热点。科幻电影的发展往往代表着电影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华语科幻已经开上快车道的当下,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哪里?
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7月27日召开。会上将开展主题为“科幻文学影视创作生产”的研讨,与会嘉宾将深化交流、增进共识、凝聚力量,赋能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华语科幻影视作品创作指引方向。
早在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就印发了《欧冠足球比赛: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其后,科幻影视作品数量虽不断增长,但纵观近年来的科幻影片口碑,可谓良莠不齐。科幻电影之所以名为科幻,其本质是为了用严谨的科学去解释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情节和故事。然而许多国产科幻电影一味追求新奇,追求视听刺激和“卖点”,既不重视故事逻辑,也不重视科学、科技的展望,导致科幻变成“魔幻”“玄幻”。
中国电影人历来不缺乏想象力,科幻电影的种子也早就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如《六十年后上海滩》《小太阳》《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等一系列科幻影片。但在很长一段时期,科幻影视陷入追求大场面、大制作的“风潮”,创作者将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入科幻场面上,往往忽视作品本身的内容和情节。
如今,中国电影人对科幻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中国的科学幻想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体现出浓浓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影视作品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既然已经驶入快车道,那么电影创作者在逐步完善的科幻电影产业中,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特色的创作方向;在“科幻”的类目下,遵循科学寻找差异化的精彩故事,才能为国产科幻影片拓宽前进道路奠定基础。(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