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足球比赛_竞彩足球-投注*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文娱

青少年要通过独立阅读提升思考能力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2021-04-22 08:27:54
分享: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阅览室内,同学们正在阅读交流。周洪峰摄

  所谓独立阅读,既指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的文本,也指他们不得不蛰居家中(譬如疫情中)从而有了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自己想阅读的书。独立阅读,可以使学生成为更好的读者,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充分的理解力,可以提高课程成绩,也有更多的能力去学习其他课程。独立阅读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促使其去探索新的领域,发挥其想象力,也会激发其创造力。

    阅读,即说文解字

  在英语语境中,阅读(reading)有两个最基本的意义,一是读书识字(word recognition,即decoding,所谓解码),二是语言理解(language comprehension)。这两个意义,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我们中国常说的“说文解字”。如果说“读书识字”的主语或者主体是初级群体,也就是大众群体,那么“语言理解”的主体则更多的是少数群体,是教人读书识字和传授知识与教育的人们。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人们应更多地重视后者即语言理解,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也应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语言理解”包括了对基础文本的语言学理解,包括语法词汇,也包括聆听,即是否理解了文本或者是否真正了解了对方的含义,同时,还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是在语言学理解、倾听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或者较为符合实际的理解力。二是“语言理解”因为“理解”,更应包含更高层次的认知:即阅读本身还涉及到了历史厚度、思想深度、人物刻度以及如何进行当代阐释的问题。

  要想把这个“语言理解”中的“理解”解释到位,阅读者,或者说读书人乃至知识分子是因为掌握了这种“语言理解”的能力,从而拥有了一种思想力和行动力。反过来说,作为阅读主体,凡是具有思想力的阅读者,都负有将文本具有的思想意识传之四海告知他人的使命与宗旨,并且身负与错误的思想意识进行辩驳与批判的责任与义务。换言之,张扬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建立健全的法治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乃是阅读第二要义“语言理解”之精髓所在。

    阅读,精髓在于阐释

  阅读的价值人所共知。培根先生论述阅读的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王佐良先生译)更是深入人心。但我觉得,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更多是要培养个人思考的能力,而其外在的表现,则是对文本与世界具有怎样的阐释力。阐释,是一个人思想力的集中体现。

  大家都知道,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是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主人公哈姆雷特在思考人生时所发出的感慨。这句名言常常被翻译做“生存还是毁灭”“存在还是灭亡”“活着还是不活”。这些翻译自然都对,但若认真阅读、体会与思考之后,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其中对not to be的阐释,其实并没有体现那种人生的被动和无奈。以最为通俗的“活着还是不活”为例,这里的“不活”仿佛给人以主动性的感觉,若不仔细想,被动性就不仅差很多,似乎还透露了主人公想要自杀的倾向。至少无法让人看出被外界压迫到无法生存的那种无奈与悲凉。若我们照此去了解并加以阐释,那就有可能出错,甚至谬以千里。实际上,哈姆雷特的困境绝不仅仅是一个王子的困境,那是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要面对的难题乃至是难以逾越的门槛。这是每个人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类似的太多太多的无奈,为此,人们就要不断地进行选择。

  其实,人生当中,选择可能很多,但能够主动任由自己去做选择者似乎很少,大都是被动的选择。而恰恰是在这种被动乃至被迫的选择中,才能见出一个人的智慧,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见证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我们身处一个复杂多样而又极具变化的时代。但阅读可以让人暂时脱离开来,那是你在内心深处可以永远保留的一块净土,也是重新出发的原动力。独立阅读,或许可以成为你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地方。万物也许并不变化,但我们需要变化。为此,无论多么令人望而生畏的世界,多么令人无法容忍的困难与险境,都不仅不能成为我们前行的障碍,反而应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郭英剑)

关键词:青少年,阅读责任编辑:杨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