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足球比赛_竞彩足球-投注*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教育新闻

让教师减负成为教育发展新动力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2019-01-23 15:06:02
分享: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今天我要强调,教师也需要减负。”这一消息传出后,引起各方积极响应,纷纷点赞。

  如果教师的精力时间被非教育事务“占据”,被非教育教学给“耽误”,那么,我们对教育的一切期待就只能停留在设想层面。只有教师强,才有学生的快乐成长。只有教师能静下心来做教育的事,教育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给教师减什么负,怎么减负是当下此项工作重中之重。要给教师减负,首先要明确教师有哪些负担,哪些是本无须承担的负担。当下教师的不合理负担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协助协调之负。也就是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当下,各级各部门的“小手牵大手”工作,还有地方各种各样“重点工作”都让狭小校园难以装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工作进学校呢?这是因为各地都在“假设”一种工作情景,认为让学校、教师参与能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这些工作名义上说需要教育部门一起参加,或者说只要学校部分参加这项工作,就能提高工作效果;但实质上却是教育部门在分担其他部门的工作。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在于地方党委、政府没有厘清教育责任和职责,没有尊重教育专业属性。

  检查评比之负。一是现在学校和老师面对各种检查评比名目繁多;二是频繁出现“一事多查”而不是“一查多事”;三是检查评比过于重视“留痕”;四是将检查评比作为评价工作绩效重要的方式;五是检查评比“多头”管理,导致学校教师不仅疲于应付,更不知道谁是“亲爹亲妈”,让学生和教师分不清责任与工作的主次。这样的检查评比给教师带来了过重负担,而且对教育教学没有任何帮助,让教师“沉沦”在文山之中,无暇顾及教育教学。这样的检查评比还可能导致教师对工作方向不明、目的不清,长期以往将让教师养成“务虚”和“不务正业”的意识与作风。

  晋升晋职之负。大家都认同和认可教师是专业人士,体现教师专业属性最明显的就是教师职称。给教师评定职称并无过错,如果应用得好,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但现在一些地方的教师晋升晋职却在走向“务虚”式比拼、“衙门”式配置、“非实践”式评价。因为职称评定信息采用的并非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成效,如此可能引导教师偏离主业,引导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和教学一线,去做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成果”。这也是教师负担过重的主要来源。

  职责岗位不匹配之负。由于编制管理,学校工作职能职责在有意无意扩大,但学校在人员编制不到位和不增加的条件下,要完成更多的工作,其结果只是“小牛拉大车”——车慢牛累,其工作现状和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学校缺编已经是现实,一方面是教育教学岗位缺编,另一方面是教育教学辅助工作没有岗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会出台一些“土政策”支持帮助学校,但更多的地方由于各种因素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或者政策支持力度不到位。

  教师减负,势在必行,否则会拖垮教师。让教师真正减负落在实处,要制定教师基本工作标准,让教师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要从教师职称评聘、教师编制、教师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形成共识、多方协同,让教师专注教育、专注教学。要发挥教育考核评价督导改革的作用,让评价变帮扶,让评价变诊断,而非定性结论式考核。

  教师减负不仅是帮教师,更是帮教育,如果教师队伍“垮塌”,其直接后果就是教育难现美丽,教师职业不再美好。如果这样,如何让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得以落实,又如何让教育成为国家之基、民族之望的目标得以落地?总之,教师减负要站在教育健康发展的高度去思量,去落地。

关键词:教师,减负,发展新动力责任编辑: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