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服务人类时,不能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不仅关乎技术和商业伦理,更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
相信不少人都感受过互联网广告的“善解人意”:你在网上无意中浏览了一件商品,之后同类商品就会不断在你的电脑桌面上弹出;网上注册个账号学习英语,一些课程广告就马上充斥邮箱;用手机银行汇一笔款,各色理财顾问就很快致电“问候”……商家之所以能如此及时、准确地了解甚至预知你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推荐服务,原因在于他们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根据用户在浏览、注册时留下的数据信息勾勒出了一个“用户画像”,数据越丰富,“画像”就越精准。
近年来,随着数据的获取、保存和处理成本降低,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其应用领域也迅速扩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如影随形的安全隐患和隐私挑战。
大数据时代,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生产”信息。许多时候,为了获取一定的服务,难免要提供个人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极易产生个人信息扩散、外泄。因此,大数据时代也往往是隐私保护脆弱的时期。就拿电梯广告来说,随着大数据应用向电梯媒介延伸,电梯就可能成为暴露个人信息的新环境和应用场景,增加了隐私泄露风险。试想,如果未来电梯广告会为你量身推送你曾在线上浏览过的商品,你感受到的恐怕不再是便利,而是身处透明“玻璃房”的不适。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反对数据收集。但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服务人类时,不能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应该厘清信息收集机构尤其是商业机构使用收集数据的边界。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不仅关乎技术和商业伦理,更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应用,万物互联正日益成为现实,如果没有相应的数据管理和应用规范,未来不单是电梯,家里的客厅都有可能不再是个人信息安全的避风港。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痛点,我国已经和正在出台一系列法律和规范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2017年6月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就对信息收集使用、网络运营者应尽的保护义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9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向社会公布,个人信息保护法等69件法律草案列入第一类项目。这意味着,个人信息保护法被列入5年立法规划。为能安心享受高度智能化时代的技术福利,社会公众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并和数据采集平台、数据运营商和立法、执法部门共同努力,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