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大家谈]绿,生命之颜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份感动,还是一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6月28日长城网)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一张巨大的绿色被子,盖上了蔓延的黄沙,为高地铺上了生命之颜。上世纪五十年代,沙尘暴频繁袭击北京,专家断言如不治理,不出五十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城下。最大威胁的是还把1400米、距北京直线距离仅仅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今天,高大茂密的落叶松已结为林海,林场的铺盖,把黄沙变绿被,很难想象这曾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恐怖的预言被改写,三代塞罕坝人民用行动书写了林海传奇的新篇章。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一片绿色的生命之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家园,给大地带来了活力与灵动。如果说房子是人类的家园,那么森林就是动物的天堂。有水有木,有清新空气,有栖息地,简直就是动物的天堂。2011年出版了《塞罕坝动物志》,详细记录了这个生命之区的动物情况。2017年6月30日上午召开的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座谈会上,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一代精神的旗帜,激励后人们“牢记使命、绿色发展、科学求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三代塞罕坝人用汗水甚至生命铸就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工。在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的恶劣自然环境下,为塞罕坝奉献的人们,从一棵树,到一百棵树,再到一万棵十万棵甚至更多,是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一点一滴的积累,日复一日的奋斗得来的。 塞罕坝林场屹立在高寒地区,用生命之颜激励着人们,塞罕坝精神深深扎根于每棵树下,同时更应该扎根于人们心中。不管是何种职业,何种身份,无在乎性别亦或是年龄,我们都应坚持塞罕坝精神,宣扬塞罕坝精神,让塞罕坝精神一直随着绿色传承下去。(张湘君) |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