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发展生态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本报讯(王东岭) “荒滩地种植庄稼肯定不行,但如果因地制宜开挖鱼塘养鱼就很好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宝元栈乡竹字下村党员、致富能手王树俊一边组织施工人员利用挖掘机挖鱼池,一边向笔者介绍。老王心里一直有一个萦绕不散的“绿色生态梦”,他投资5万多元,利用村里的荒滩地建设占地6亩的鱼池,以后还要种上果树,鱼池排出的肥水可用于浇灌果园,让6亩河道荒滩化身“金滩”。 围场通过发展林业经济和绿色旅游等举措,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让百姓在享受“绿水青山”的同时,更获得了“金山银 山”。 推进经济林建设,提升经济附加值。按照“突出发展干果、大力发展浆果、稳定发展鲜果、加快推进花卉中药材、壮强提升园林苗木”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经济林建设,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突出以设施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发展,完成以金红苹果为主的鲜果栽植0.5万亩、老果园改造0.5万亩;发展以油桃、葡萄、草莓、大樱桃等为主的设施果3万平方米,建设观光采摘园5个。大力推进以仁用杏、榛子、沙棘(籽)、文冠果、核桃楸、油用牡丹等为主的木本油料林建设,完成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建设8.5万亩。在兰旗卡伦、御道口和燕格柏建立寒地森林种质资源培育示范园3个,确保产业规模稳定在7万亩以上。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以连翘、枸杞、玫瑰、金莲花等为主的花卉和木本药材产业发展,年内新发展0.5万亩以上,产业基地规模达到3万亩以上。探索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多种经营方式,促进林下种植、养殖业发展。年内发展林下种药0.2万亩、林下种黑木耳20万袋、金莲花栽培0.1万亩。 发展生态旅游,推动绿色发展。借助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御道口森林草原风景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大景区的影响力,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以打造“御路民俗风情精品线路”为定位,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人流物流,打造一批特色民俗、农事体验和休闲旅游乡村,实现“田园变风光、民房变民宿、农活变体验、村庄变景点、农村变景区、农民变成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促进坝上游向全县游发展,观光游、体验游、度假游转变。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辽等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大对主要客源市场的媒体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参加全国各种类型的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会展活动推介围场;举办木兰围场森林草原旅游文化节、四季风光摄影大赛等节庆活动,打造节庆品牌。 |
关键词:围场,生态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