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吉营乡 话题二 京津冀 同呼吸 共命运--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长城时评】
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国家正在全力规划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京津冀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这让这一战略起点很高,同时也责无旁贷的承担其相应的探索、引领作用。京津冀地区环渤海,环首都,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河北历史悠久的燕赵大地,京津两地的广阔腹地,为京津两地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持。京津冀经济圈,理应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何至今难以建成,归其根本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地理人文方面: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皇都,建国后的首都,天津一直是距首都最近的京畿重地,其发展非河北可以比拟。且京津两地,政治资源优越,政策倾向多,国家扶植多;行政面积小,便于统筹规划;地理位置优越,利于经济发展;之后又因京津两地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力大增,各行顶尖人才,汇集于此,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相较而言,河北作为京辅之地,也只是京辅之地,为京津两地的发展提供劳动力,提供原材料,却不能转嫁京津两地的富余人口和企业。 政策制度方面:三地行政分割明显,且行政力量过于强大,又缺乏协调机制,政策方面差别较大,各种政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衔接。行政区经济带来市场割裂,要素资源配置关联度不高,没有构建起一个富有活力的、统一的区域市场。因此京津周边的隶属于河北省的市要与京津两地合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公共服务方面:京津冀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巨大落差。教育、医疗、住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条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京津两地的市民愿意放弃自己的户籍成为河北某个城市的居民。 城市群是不同城市在一定空间内有机联动、优势互补从而一体化的结果。城市群能够在不降低大城市效率的同时,防止单一城市片面扩张带来的“城市病”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土地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京津冀一体化的当务之急,就是在要素自由流动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中,实现功能疏散、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明确分工,进行功能定位。京津冀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各自的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形成共识,共同确立具体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实行分工合作、错位发展。 北京要对城市进行“瘦身”,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天津要强化北方经济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的功能,此外可以作为北京的研发转化基地和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发展区域性服务业。河北的产业功能定位应该是:先进制造业、原材料加工、机械装备、能源储备等,可以作为京津的产业转移基地、生态屏障、科技转化基地,两个城市的休闲度假区。在空间布局上,在北京、天津以北应该是生态经济带;北京-保定-石家庄一带是先进制造业带;南部地区,像邯郸-沧州这一带应该是基础制造业基地;沿海一带,应该是重化工业带;北京-廊坊-天津一带应该是高科技带。 在搬迁过程中要先控制增量,而后逐渐消化存量。消化存量应建立一个利益共享机制进行激励,比如建立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分税机制。可以设立京津冀产业转移引导基金,对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应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比如搬迁出去的企业可获得适当的减免税,地租补偿资金或基建金,财税返还或奖励;员工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在京津地区的可保留原籍,户口想迁入工作地的签订工作合同后可以迁入等。 三地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空间节点,沿高速公路、北京新机场布局系列科技产业园区,形成京津科技新干线,使其成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空间载体。 2、加快推进三地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对接,做好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对接、各种制度对接。硬件条件就是基础设施,包括北京与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给排水管网体系等;软件条件就是制度,包括高考制度、养老制度、医疗制度等,要消除阻碍区域一体化的制度瓶颈,完善公共服务。 3、打破行政分割,政府完善体制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意识,以国家发展的大局为重,消除三地官员“一亩三分地”的思想。建立协调机制,必须有一个上级权威部门牵头协调机构,建立一个区域政策委员会,其作用包括制定规划、协调区域政策、发起共同基金等,它是一个议事性机构,而不是职能部门。建立一个专门统筹协调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构,三地每年按各自GDP的一定比例拿出一部分钱,交给这个机构,用于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基金会出一部分,剩余部分由三地根据受益多少直接按比例拨款。改革地方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财税体制。 4、京津冀一体化的突出难点,既在于政府权力的行政级差,更在于二元经济的发展落差。周边地区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先天不足,给京津的功能疏散、产业转移平添了许多难度,也给周边地区跨越发展提出了双重课题,经济增长连着产业升级,承接辐射倒逼自主发展。要以改革为动力,投入更多的政策资源,增加市场活力,释放市场力量,鼓励全民创业,放活中小企业,壮大民营经济,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企业经营自由竞争和普通民众自由创新中,充分激发经济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积蓄经济转型的深厚潜力。只有让市场在区域资源股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
关键词:京津冀,承德,时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