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1780件便民实事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从简政放权、转变作风、创新载体等方面入手,围绕“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先后制定了234项惠民便民措施,为市场主体、服务对象和群众办好事实事1780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简政放权降门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解决“三难”问题的“牛鼻子”。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在县、乡镇两级分别设立政务服务中心、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在村(社区)推行便民服务代办制度,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据了解,我市进一步下放市本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22项,全市11个县区、20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62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站,村级便民服务站覆盖率达到64%,年底前全市2485个行政村将实现全覆盖。 转变作风换角色。过去在一些老百姓的眼里,到政府办事就是去“求人”,要看办事人的脸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以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为首要标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换角色,下移重心、靠前服务,实现“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由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由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的转变。双滦区下店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应百姓诉求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目前,该村群众基本实现办事不出村、矛盾调解不出村、生活服务不出村、基本医疗不出村、致富培育不出村。 创新载体拓渠道。如何让群众好办事,载体和渠道是关键。我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推行“代办制”、“连心卡”、“月月谈”等制度。创新帮扶模式,组织1988名干部和“能人”,组成571个帮扶支部回村帮扶,让群众路线真正扎下根去;组织引导党员团员、退休干部、专业人才,组成3621支、10.1万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全市636个村推行了村代会模式,老百姓不但真正成为本村发展的“设计师”,而且还是“建筑师”、“监理师”,激发了群众的创造活力。 |
关键词:承德,实事,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