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两代老兵“隐身”行善情动山城
41年前,当兵的父亲带着战友组建工程队,为丰宁捐钱盖校舍;31年前,当兵的儿子入伍到丰宁,“接”过了父亲的嘱托;17年前,转业到江苏南通的儿子继续默默奉献,匿名捐资20余万元,资助承德百余贫困学生走出困境;受助学子的家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幕后恩人周建和。如今,爱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承德百余人加入了扶贫助困的行列中。 □和合承德网记者韩元信 叶振杰 王幸子 张帆 “卢书记,我是转业兵,当年我们家也受过捐助,我从网上看到周建和跟父亲41年捐资助学的事儿,很感动,我也要加入爱心组织,干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12月27日下午,丰宁满族自治县三中的卢喜才书记接到了在竞彩足球:石洞子沟“权健自然医学”工作的小伙儿于颖楠的电话。 “这是第86个加入爱心志愿者团队的人了。”难掩的喜悦挂在卢喜才脸上。 今年30岁的于颖楠出生在承德县蹬上乡小铺村,十几年前,曾经也是老兵的父亲病逝后,母亲一人拉扯着于颖楠兄妹两人,加上瘫痪在床的姥姥、姥爷,生活面临绝境。是社会的关爱和好心人的捐助,让于颖楠一家人走出了困境。 “周建和就是榜样,一个外乡人能够做到,我们承德人义不容辞,我们很多战友都要加入,谁让我们曾经是当兵的人呢。”于颖楠对记者说。 周建和为丰宁的孩子们带来了新书包。 周建和(右一)跟丰宁小坝子中心小学的孩子在一起交流。 周建和(后排右三)跟孩子们在一起。 41年前 与千里之外的塞北丰宁结缘 1972年,8岁的周建和跟随父亲周万坤的部队从天津来到丰宁,第一次见到大山深处的九龙桥小学。 第一个冬天,让周建和永生难忘: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气温,穿上所有衣服都无法抵御风寒教室。为了取暖,他们在教室的火炉上烤热砖头,再垫到脚下捂暖冰冷的脚心。“土石垒成的矮房,三条腿的板凳,厕所里的粪便堆积到蹲不下人……” 时任驻军某部副师长的父亲周万坤,组建了临时工程队,仅仅用了两周时间,就为九龙桥小学建起了一排五间办公室、四间教室的红砖平房及两间伙房和锅炉房。 残破的九龙桥小学一下子成为丰宁县城最漂亮的建筑。 周建和长大后,从父亲战友处听说,父亲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号召战士们募集的几千元“津贴”,一点点凑够了工程款才盖成了小学。遇到上不起学的农村孩子,父亲就自掏腰包给孩子们。 1982年春天,周建和离开了生活10年的丰宁,回到天津参加高考。当年8月,还没等到成绩发榜,他就参军来到了丰宁县城离九龙桥小学仅一河之隔的部队,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父亲虽然人不在丰宁了,心却总是惦念着第二故乡那所他亲自建造的小学,逢年过节都要偷偷往学校寄钱,署名“老兵”。 在通信营当战士的周建和每到发津贴日,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每月10元的津贴分出一半,给缺衣少食的孩子们买生活和学习用品。 1986年,周建和考上了军校。带着对丰宁的难舍难分,周建和离开了第二故乡。然而,他和父亲一样,人走心不走,每年都要通过战友或同学捐资助学,这一做又是十个年头。 周建和的战友李晓清动情地告诉记者:“军校学员的津贴每月33元,他省出25元,托还在丰宁当兵的战友转交给贫困学生。后来他当了干部,收入相对多了,每年捐助的数额也随着多了!” “他为什么让别人转交?”记者问。“他这样做,就是不想叫受助人知道他是谁!”李晓清说。 父亲的遗愿成了他的人生目标 要把好事一直做下去 1985年,父亲周万坤退休后回到家乡南通定居;11年后,周建和也离开部队,转业到南通市供电公司工作。 “1996年,父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要把丰宁当做自己的家乡一样,把捐资助教这件事一直做下去。”周建和说,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此后,周建和一直以“老兵”的名义为丰宁一些小学捐款,连丰宁县邮政局的投递员都熟悉了这个代号“老兵”的汇款单。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周建和每年捐助的人数由几人增加到十几人,费用从每学期每人400元提高到每学期680元,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 大爱无疆。 受到父亲捐资助学的爱心熏陶,周建和的女儿周冰心从小学到大学,每逢春节前,都把自己的压岁钱交给父亲,献上一个“老兵”后代捐资助学的心愿。今年8月1日,周建和带着周冰心到丰宁过了一个特别的“成年礼”——参加公益活动。看到沿海地区和贫困山区的差距,正在合肥电子工程学院上大三的周冰心向爸爸吐露了一个“小秘密”:毕业后要上公益岗位,为更多的山里小朋友送去更多的爱。 捐款的好心人是谁 几经周折终获答案 周建和在南通定居后,选择了更为“隐蔽”的资助方式。或是几千,或是上万,每年他都不定期将助学金托邮局寄给在丰宁的战友,通过战友转递给时任九龙桥小学校长的卢喜才。再以后,他便直接从邮局汇款给九龙桥小学。除了“老兵”两个字外,在每张汇款单的落款处,他加了四个字:“自行安排”。 12月24日,已经是丰宁三中党支部书记的卢喜才回忆,十几年来,他每年都会收到来自南通的匿名捐款,每次都是那几个字。是谁数十年如一日地资助孩子们? 5年前,卢喜才决定寻找这个好心人。然而,找寻之路并不顺畅:帮周建和汇款的战友始终不肯透露姓名。 2011年10月,曾受到过捐助的学生家长李晓堃,发了一条“恳请学校和社会帮忙寻找资助我孩子的好心人”的微博。 几经辗转,2012年5月,通过浙江省电力公司,一直低调行善的周建和,终于被“挖”了出来。 据了解,周建和不只给丰宁母校捐资助学,还曾通过“希望工程”定点给宽城、隆化、滦平等地的贫困学生捐款、捐图书教具。卢喜才说,经当地教育部门粗略统计,丰宁受过周建和父子两代资助的贫困生多达百余名,资助金额达20多万元。 “老兵”成立爱心志愿者组织百名承德人群起响应融入队伍 “还记得大山深处那些孩子们吗?”去年秋天,在自己的老战友QQ群里,周建和发出的这条消息,唤醒了大家对第二故乡无数美好的回忆。 “大山深处还有好多孩子遭遇贫困,我们不能看着不管。”战友张献平的一句话,让周建和受到了启发,“要是能发动战友们共同捐助,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 周建和的号召,很快得到战友们的响应,姚平、李竟峰、关一、吴庆宁、周建平、张献平、陈俊学、李海森、林大龙、郭春雷等纷纷加入。 “故乡之爱·家·助学”爱心志愿者组织就这样成立了。 2013年11月29日,周建和带领当年的24名战友,又一次回到故乡丰宁,为九龙桥小学、小坝子中心小学送来136个高档书包,助学金2万元。 12月24日,卢喜才收到了周建和的传真,要求卢喜才推荐5名贫困生,有5位战友准备从明年起,采取一对一捐助的方式,一直把孩子供到大学毕业。 “人家江苏人能有这样的善举,我们更没说的!一年捐出600元资助一个学生没问题!”卢喜才透露,除他已经加入外,周建和的同学李明国、刘志刚、吕树德、郑海申,还有周建和在丰宁的战友耿树森、马建华已经制定了规划,每人捐助一个贫困生,一年拿出600元,一直捐下去。 因为有爱,所以懂得感恩。 两代“老兵”41年献爱心的善举,在承德产生了“蝴蝶效应”,当过兵的,没当过兵的,受助过的,没受助过的人纷纷投入爱心助学的行动之中,目前人数已达126人。 爱的火焰,在山城蔓延。 |
关键词:两代|老兵|建和|捐助|九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