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央视镜头热心市民都说:救人最重要
-央视记者采访参与抬车救人的市民。 本报首席记者李青摄 □本报记者董昌尚燕华 昨日上午,记者了解到,27日晚,王女士因意识模糊等情况,由省三院(东院)转至省三院。目前,王女士意识已经恢复,但仍然十分虚弱。面对媒体,王女士希望向所有救助她的好心人表示感谢。同时,王女士也告诉记者,因槐中路道路较窄,公交车从她身旁呼啸而过时和她的距离非常近,她下意识往马路牙石边靠,但还是没能幸免于难。据医务人员介绍,幸亏大家抢救及时,王女士的右脚才保住了,如果再晚一些,她的脚就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被截肢。 昨日上午,央视记者来到了现场,辗转找到了当时救人的几位热心人。面对央视的镜头,当时参与救人的泊车员王青连称:“当时那种情况,谁看见也会冲过去帮忙,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在现场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后,帮忙的除了过路市民外,周围店铺的店员也都纷纷跑出来帮忙。在附近经营土产五金的店主许小康说,当时大家都非常着急,都从店里跑出来,在119赶来之前,大家就试着抬车,但没有成功。看到记者,一位过路的送菜师傅关切地询问受伤女士的情况。当他得知伤者的右脚基本保住了时,这位不肯说出姓名的送菜师傅深深地松了一口气。他说,事发时,他送菜路过,看到这种情况后,他当即将满载蔬菜的三轮车停到便道上帮忙抬车。过路市民于鹏说,当时大家都为王女士捏一把汗,心里只有“赶紧救人一个想法。” 在现场记者看到,槐中路道路较为狭窄,仅有两个车道,且机非混行。相向轿车通行时,两侧非机动车通行的马路宽度仅在两米左右,而像大型的公交车辆通行时,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就更加窄小。记者在现场观察看到,稍微大型的车辆经过时,非机动车行人就紧贴着马路牙石行驶,有时甚至和通行车辆仅有几厘米的距离,险象环生。 “马路太窄了,路两边是高出路面的牙石,一旦有大型车辆通过,路边的骑车人根本没处躲。”周围居民说,两三年前,槐中路青园街至建设大街段两侧还有专门的慢车道,但后来慢车道修成了与绿化带一样高的水泥路面。慢慢地慢车道就变成了停车位,非机动车就只能和机动车辆抢道行驶,再加上这段路居民较多,车流量较大,导致大小事故经常发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恢复这段路的慢车道。”周围居民如是说。
|
关键词:王女士|非机动车|承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