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揭高校招生“黑幕”:平均1名家长贿赂10万
缺失的“监督体系” 很多高校也在采取一些措施,确保自主招生公平公正公开,比如北大成立了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考生资格审核、面试、加分认定等环节进行监督,北京一些高校还联合聘请了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监督管理。不过,有关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的信息与第三方机构,公开的信息中并没有介绍。 储朝晖表示,行政力量主导自主招生的情况下,从最初的材料审核、初试、复试再到最后的公示,所有的自主招生环节,只要有行政人员的参与,权力的寻租就是难免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自主招生一路走来,社会质疑不断,根源在于程序设计并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是与传统的集中录取相嫁接的,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只是获得录取优惠,还要求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把给予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填报在A志愿或者第一志愿),这本质不是自主招生。 但自主招生还是要推行,必须进行科学、周密的设计,以防自主招生变成自主腐败。熊丙奇建议,首先,应对自主招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程序设计。其次,应明确要求高校自主招生透明公开。 以透明为例,在当前的自主招生中,教育部门也要求高校必须做到公正公开,可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明确高校公开到何种程度;二是学校不按规定公示信息,没有问责。 以自主招生公示来说,目前,公示项目最多的省市只公布了7项内容,包括考生的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省份、毕业中学、语种,根据这些公示信息,公众根本无法监督。“应该包含不侵犯学生隐私的所有招生内容,包括学生中学学业成绩、笔试成绩、面试评价等。”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让学校回归到教育家治校,而不是行政治校。 近日,教育部核准了首批(包括人大)6所高校的大学章程,这被视为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不过,本报记者注意到这6所高校的大学章程中,对于“去行政化”的表述大多较为模糊。 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虽然路途漫长,但改革方向已定,箭已离弦,不容回头。 |
关键词:所高校|业内人士|承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