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真经”送上门——“冬闲”人不闲一线看民生系列报道(七) ...
“放养的柴鸡会刨树根吃虫子,产生的鸡粪又成为树木很好的养分,栗子壳可以碾碎培育成菌棒,埋在树下可以培植出栗蘑,同时废弃菌棒等又作为有机肥料直接为栗树提供养分。这是一种新的树下循环经济模式。”在兴隆县驴叫村,户外是料峭寒风,室内却是一片暖意,一名农技推广员正在认真讲解板栗循环经济,下面的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以前种栗子树只知道能卖栗子,没想到还可以依靠栗子树种栗蘑、养鸡,还有这么多项目可以挣钱。”听着专家欧冠足球比赛:栗蘑栽培技术的课程,村民周庆云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市里的专家这是来给我们送‘真经’来啦。” 和周庆云一样,平泉县大窝铺村村民孙磊也取到了他的“真经”。“我们村以乡村游出名,这次专门聘请了老师给我们讲授乡村休闲旅游、农家游品牌设计,做好乡村游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村民们口中的“真经”,来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每年参与定期培训的农民达千余人,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技能水平,也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我市严格筛选培训师资,选聘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的农业技术人才,组建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并选用双师型专家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传授。 几年来,“送技下乡”教学班已覆盖全市65个乡镇,79个自然村,开设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技术等专业,数万名农民受益。 在宽城汤道河镇金杖子村,村民们通过涉农中专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学习,提高了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积极性,全村日光温室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栋,金杖子蔬菜农民合作社成员已由最初的10名发展到56名。 “你看,这是‘阳光工程’的专家们赠送的。”滦平县碾子沟村村民冯桂枝高兴地说。她的手里,是刚领到的农业教学光盘。“有了专家的技术支持,我们致富就更有奔头了。” 据介绍,“阳光工程”是由政府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阳光工程”项目对农民实行全程免费培训。 “只有来到田间地头,才能摸准农村发展的脉搏,更好地为农村发展做贡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坚持送技下乡,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市农广校校长张学东说。(记者 贾阿楠) |
关键词:真经|专家|村民|农村|栗子| |